GIS中超聲波局部放電檢測方法
發布時間:2020-09-09 17:13:15
瀏覽次數:5599
當GIS中發生局部放電,在放電的過程中,分子間產生碰撞,在宏觀上的表現形式就是壓力。因為局部放電脈衝是連續的,對應產生的壓力波也就是脈衝聲波。產生的脈衝聲波頻帶寬大約是10-10³Hz。頻率大於20kHz的部分稱為超聲波。因為局部放電僅在很小的區域內發生,為了簡化分析,局部放電源通常可認為是點聲源。電力設備內部發生局部放電時,會產生振動並且發出聲音。超聲波法(AE)是通過在設備腔體外壁上安裝超聲探頭來檢測局部放電信號,具體檢測原理如圖所示。

超聲波局部放電檢測儀主要包括聲發射傳感器和測量主機。其中聲發射傳感器通常是壓電陶瓷,將超聲波信號轉換成電信號,測量主機在作用是對電信號的采集和分析等。此外,由於現場測量環境複雜,幹擾較大,局部放電超聲測量設備還包括前置放大器、絕緣支撐杆、耳機等配件。
現場檢測流程:
測量前的準備工作主要是超聲波傳感器的連接工作,當傳感器信號傳輸線較長時應對傳感器串接外部信號放大器並進行參數整定。
超聲波傳感器一般放置在空氣中或者貼在GIS支架上,以采集背景噪音信號。對於空間較大的開關室或者測量環境比較複雜的地方,可就近選擇合適地方進行背景采集。
測量點的選擇主要考慮兩點:一是超聲波的局放信號接收範圍,一般在2米內具有較好的接收靈敏度;二是盆式絕緣子會吸收聲波信號。因此,一般一個獨立的氣室至少需要一個測量點,測量點選在氣室的中下部為宜。對於長度超過2米的氣室應相應增加測量點。
首先選擇合適的檢測量程,然後將適量超聲波禍合劑塗抹在超聲波傳感器的傳感麵上,最後將傳感器貼在GIS外殼上接收信號。需要注意的是,應盡量讓接觸麵和傳感器是相對靜止的。如發現異常傳感器工作異常,應綜合利用其他測量模式進行檢測。
超聲波傳感器發現異常後,應對GIS設備進行幹擾排除和缺陷定位工作。定位方法為:依據聲波信號幅值隨傳播距離增加而減小的特點,逐步逼近聲源點。或者是沿殼體360度觀察信號是在局部區域出現還是平均分布。信號平均分布的,聲源出在中央區域的可能性較大。
丝瓜视频色版安卓電力是國內專業的電力承裝(修、試)資質及電力丝瓜视频在线观看研發生產企,專業針對不同電壓等級的試驗需求,定製不同配置的電氣試驗產品。丝瓜视频色版安卓電力24小時為您服務:400-060-1718。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丝瓜视频色版安卓電力
